郭飞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加强城市品牌建设,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17-4-172号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完善品牌建设体系”的建议
一是组建专班强化统筹。目前,我市已组建市发******办公室设在服务业办,专职负责委品牌建设日常工作。通过这一专班机制,初步实现了品牌建设工作的专人专管,在工作协调、任务分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后续品牌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
二是信息交流保障协同。为保障各部门间信息通畅,协同推进品牌建设工作,印发了《铜陵市 2024 年促进消费工作情况》《铜陵市 2024 年上半年促进消费工作情况》等信息专刊。定期向各行业主管部门通报品牌建设进展,涵盖了品牌培育成果、市场推广动态以及政策实施效果等内容,使各部门能够及时了解品牌建设全局,为部门间协同决策、联合行动提供了信息支撑。
三是做深做实规划研究。当前,已高质量完成铜陵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五五” 规划基本思路研究,系统梳理了包括品牌建设在内的各项发展任务的核心方向与实施路径。在此基础上,正全力推进铜陵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撰写工作。纲要将进一步整合品牌建设相关内容,把品牌发展战略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行统筹谋划,推动品牌建设与城市整体发展同频共振,为构建完善的品牌建设体系提供坚实的规划支撑。
二、关于“挖掘文化内涵,塑造文旅品牌”的建议
一是深耕文化内涵,提升供给质量。以《加快推进繁荣兴盛的文化铜陵实施意见》为统领,系统推进文化保护传承、文艺精品创作、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和文化产业发展。文物保护取得新进展,丰富铜陵品牌文化内涵,有序实施金牛洞遗址安防工程等文物保护项目,扎实推进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二阶段工作。******学院国家社科基金“戏曲音乐传承与发展研究”重大项目,戏剧《汤生与鹂娘》入选国家艺术基金(一般项目)2024年度资助项目。公共文化服务取得新进步,成功申报全省一级公共文化空间6个、二级公共文化空间8个、三级公共文化空间6个,义安区雨点书屋获安徽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
二是打造文旅标杆,激发市场活力。围绕建设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目标,立足“长三角特色休闲旅游目的地”新定位,创新实施“六大工程”,构建“一核五线八片”旅游发展新格局。2024年旅游市场表现亮眼,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71.66%、87.04%,全面超越2019年度数据。重点景区提档升级成效显著,累计投入13.8亿元完成浮山、大通古镇、永泉小镇、犁桥水镇等景区景观提升和设施升级建设项目。其中,永泉小镇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工作有序推进,全年接待游客114万人次,较上年度增长约一倍,长三角游客占比达56%,2024年旅游收入突破1.6亿元,同比翻一番;犁桥水镇景区自4月28日开园以来持续火爆出圈,“政企互助”发展模式成效显著。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3条,新创成文旅部乙级民宿2家、省皖美金牌民宿5家、银牌民宿18家。目前全市现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22家(4A级10家,3A级7家),省级旅游度假区2家,涉文旅企事业单位1200余家。
三是创新产品体系,强化品牌影响。文创产品成果丰硕,牵头组织金蜗牛等3家企业参展深圳文博会,签订订单近千万元,铜陵白姜伴手礼获评“文博会礼物”。夜间经济亮点纷呈,永泉小镇、犁桥水镇、一页书房荣获2024省级“四个十佳”夜间文旅消费品牌,铜官区北斗星城艺术街区荣获2022年度安徽夜间文旅消费“四个十佳”品牌。节庆活动提质增效,成功举办第十四届铜陵青铜文化节、第五届长三角一体化古镇发展大会,评选“铜冠天下 休闲铜都”旅游伴手礼,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研学旅游快速发展:成功举办“安徽研学旅游大会”,推进30个铜文化产品向研学旅游产品转化,开发精品研学课程13个,推出研学示范线路8条,接待研学团队首次突破20万人次。
三、关于“培育壮大产品和服务业品牌”的建议
一是培育壮大农业品牌。2024年我市培育1个“皖美农品”区域公用品牌(枞阳白茶区域公用品牌)、3个企业品牌(******有限责任公司“荣京”******有限公司“枫瑶”、枞阳县施祥龙家庭农场“施祥龙”)、10个产品品牌(“铜优”牌白姜、“荣京”牌牡丹籽油、“枞川玉叶”牌茶叶、“枞乡情”牌土鸡蛋、“普垦”牌大米、“众吾”牌茶叶、“浮渡山”牌籼米、“梦思康”牌百合制品、“东湖四洋”牌莲藕、“雨亭岗”牌籼米),充分打响了我市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品牌溢价效应持续释放,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二是培育壮大工业品牌。做好做精产品,以推进工业化为主线,以打造可靠性、高附加值、高知名度的工业精品矩阵为目标,深化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贯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推广、品牌建设的精品塑造全流程,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的演进蝶变,构建“省级新产品-‘三首’产品-工业精品-标志性产品”梯次矩阵。2024年新增培育省级新产品19个、“三首”产品15个、安徽工业精品8个,标志性产品1个;做优做强企业,按照“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及产业链链主企业”成长路径,梯度培育制造业优质企业。2024年全市中小企业中: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289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16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户、国家重点“小巨人”企业3户、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户,形成具有新质生产力特征和铜陵特色的制造业优质企业方阵。
三是培育壮大服务业品牌。国货“潮品”实现“破圈出海”,观铜文创公司的龙纹罐入选中国贸促会《中国好礼产业促进计划2024—2025年度推荐产品》,“荣京”和“真香腊味店”获评安徽老字号,7款产品入选2024安徽省好网货大赛百佳名单,吾悦西湖印巷步行街和环天井湖特色餐饮街区获评省级特色商业街。犁桥水镇跻身国家4A级旅游景区,永泉旅游度假区营收突破亿元大关,2024年全市创成皖美金牌民宿5家,新增省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6家,铜官区北斗星城艺术街区、昆仑决?******图书馆翠湖公园24******图书馆、安徽民俗村等4个项目入选安徽省夜间文旅消费“四个十佳”品牌。铜陵市郊区大通镇获评“食安安徽”食品安全小镇,犁桥水镇、铜官府、凤凰山景区、永泉小镇入选2024年度皖美消费新场景特色场景,精达股份品牌建设案例入围2023年皖美品牌十大影响力事件。16家企业和2家街区获评市级放心消费优秀单位、优秀街区。
四、关于“强化政策支持”的建议
一是强化政策引领,完善品牌建设支持体系。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财政局每年将相关奖励政策条款纳入铜陵市创新创业专项资金予以保障,其中推动质量强市战略实施,对新获中国质量奖及提名奖、安徽省政府质量奖及提名奖、铜陵市市长质量奖及提名奖、“皖美品牌”认定、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HACCP)、“食安安徽”品牌认证的相关企业,均按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推动商标品牌战略实施,对国家知识产权主管部门新认定驰名商标的国内维权保护项目,维权成功后给予一次性补助,对新获国家地理保护产品和地理标志证明注册商标的,给予一次性奖励。2024年市级创新创业专项资金共兑现奖励586.1万元,其中有色金威铜业分公司、铜都流体两家企业获得第九届市长质量奖奖励,这些奖励政策设置正是为了促进辖域内企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引导企业的争优创先意识。
二是加强政策协同,优化品牌发展生态。产业联动,结合铜陵铜基新材料、精细化工、现代农业等优势产业,重点扶持铜陵白姜等区域公用品牌建设。2024年,铜陵白姜区域公用品牌标识正式发布,并获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进一步提升了品牌影响力。推动铜陵中院“铜知聚力”知识产权保护品牌建设,强化司法与行政协同,优化品牌维权环境7。金融支持,依托“铜陵政企通”平台,优化政策兑现流程,扩大“免申即享”覆盖面,2023年累计932家企业在线申报惠企政策1770次。鼓励企业利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对专利权质押贷款利息给予10%补助,单家企业年度最高补助10万元。
五、关于“加大品牌宣传推介”的建议
一是组织企业参展,拓宽品牌展示渠道。农业领域,组织企业参加第八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题展、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中国农科院农科开放日农业遗产地产品推介活动,以及 2024 马来西亚第 23 届国际食品饮料商贸展。通过这些国内外展会,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显著提升了铜陵 “皖美农品” 农业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工业品牌方面,2024 年组织企业参与 “精品安徽 精彩安徽” 宣传活动。依托线上的社交媒体、新闻网站及线下的户外广告、商场展示区等渠道,向市民全方位传播品牌建设成果,持续增强工业品牌的社会影响力。服务业领域,组织重点企业参加中国品牌博览会。其中,铜陵迎客松倒流香炉入选安徽馆展品,铜草花、清科瑞洁等企业成为安徽馆云上博览会展示企业,有效扩大了服务业品牌的知名度。
二是开展展会活动,搭建品牌宣传平台。举办 2024 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铜陵相关活动,并组织县乡开展系列特色活动。“铜陵白姜文化旅游节”“灰河乡文化旅游(葡萄)节”“稻田文化节” 等,立足地方特色,为“皖美农品” 品牌产品搭建了精准宣传平台。举办 2024年“中国铜加工产业年度大会”,吸引全国500余家企业参会。通过发布行业报告、展示创新成果,直观传递铜陵产业发展实力。
2024年举办“皖美‘绿’动,向‘新’而行” 铜陵新能源汽车下乡(枞阳站)活动。现场发布置换更新、充换电设施建设等惠民政策,11家车企携 20 余款适配农村需求的车型参展,以“政策+体验+服务”模式增强市民参与感,拓展了品牌传播渠道。
三是强化多媒体宣传,扩大品牌知晓范围。聚焦线上线下融合,发力新媒体营销。策划制作多款文旅推介短视频,推动永泉小镇、犁桥水镇多次登上央视,实现文旅宣传出圈出彩。举办铜陵首届文旅推荐官评选活动,选出 15 名文旅推荐官、6 名特约文旅推荐官,强化 “铜冠天下 休闲铜都” 城市形象传播。创新承办 “欢欢喜喜过大年” 全省主场活动,犁桥水镇、永泉小镇再度亮相央视。“永泉小镇 无忧度假”“犁桥水镇” 抖音话题播放量分别突破 7.2 亿次、2.2 亿次,“年俗年味在永泉” 累计播放 1 亿次,“爱上铜陵的理由” 达2.1亿次,大幅提升了城市品牌知名度。
四是营造浓厚氛围,深化品牌社会认知。印发《铜陵品牌博览宣传手册》《皖美消费品牌宣传单页》,详细介绍品牌特色与成果,通过多场所发放,助力市民了解铜陵品牌。组织 “3?15”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等活动,设置品牌宣传展区,加大宣传力度。同时,组织 “食安安徽” 品牌企业在食品安全宣传周、大型会议及活动现场展示优质产品,以实物展示和讲解增强消费者信任,扩大品牌影响力。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品牌培育工程,聚焦特色农产品、先进制造、文旅服务等领域,推动企业强化研发创新与品质提升,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彰显地域特质的本土标杆品牌,做强铜陵白姜、铜雕铜艺等特色IP,增强产品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加大品牌推广力度,依托新媒体矩阵与展会平台讲好品牌故事,引入高能级首店、首发活动集聚消费流量,支持本土品牌拓展国内外市场。健全品牌保护体系,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完善质量追溯与监管机制,营造放心消费环境,以品牌能级提升激活消费潜力,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感谢你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对城市品牌建设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委员会
协办单位:******管理局
办复类别:A
联 系 人:江 薇
联系电话:******
******委员会
2025年6月30日